政策信息
当前位置 > 2024最新官方 > 媒体中心 > 政策信息 
天津推出16项举措 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
发布日期:2023-03-16     发布者:本站原创     浏览量:357

3月16日,天津市人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合作交流办联合印发通知,从四个方面推出16项举措,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


一、稳定农民工就业岗位


(一)强化稳岗扶持政策。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费缓缴、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企业吸纳就业补贴等政策,推行“免申即享”、“直补快办”,重点支持农民工就业集中的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企业渡过难关,最大限度稳定农民工就业岗位。积极推进吸纳农民工就业数量较多、成效较好的项目落地,充分发挥带动农民工就业作用。


(二)健全稳岗服务机制。依托中天人力资源网共享用工专区,优先发布停工企业人员求职信息和用工短缺企业招聘信息,组织暂时停工企业与用工短缺企业开展用工余缺调剂。坚持协商一致、依法依规组织开展用工余缺调剂,保障好共享用工中劳动者权益,同步推动稳就业、保用工,努力将农民工稳在当地。


二、促进本市农民工就业创业


(三)培育发展劳务品牌。着眼劳务品牌行业特征、区域特色、经营服务模式等,结合本市资源禀赋、文化特色,分类打造知名劳务品牌,培育劳务品牌龙头企业,推动做大做强做优,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搭建展示交流平台,积极宣传推介本市劳务品牌,多渠道支持劳务品牌走出去,推动壮大更多劳务品牌。


(四)积极促进转移就业。加强情况摸排,动态了解掌握本市户籍农民工就业情况,组织开展就业政策服务进镇入村活动,及时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帮助有意愿的本市户籍农民工有序外出务工。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为农民工外出务工提供高效率、低成本、全流程的劳务输出服务。


(五)加快发展涉农区特色产业。持续推进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培育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各类市级产业融合项目,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农民工提供更多就近就业机会,支持农民工家门口就业。


(六)开发就近就业岗位。在全市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范围内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建立完善市区两级沟通协调机制和成效评价机制,建立市区两级以工代赈重点项目清单,加强以工代赈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提高项目单位吸纳本地农民工就近就业的积极性。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实施中,稳定开发基层管护岗位,吸纳低收入群体和本地农民工就近就业。


(七)推进返乡入乡创业。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组建创业服务专家队伍,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开业指导等专业化服务。强化试点示范,挖掘典型案例,高质量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农村各类园区,推荐带动就业明显、发展前景好的返乡入乡创业项目入驻。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创业创新主体通过贷款担保、优先贷款等方式给予支持。推动创业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场地安排、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打包办”、“提速办”,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培育、孵化、加速等创业扶持。


三、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八)做好在津就业情况摸排。积极协调外省市乡村振兴、人社等部门,摸排核实脱贫人口就业情况,及时在“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中补充完善相关信息,定期将本市就业、社保、常住人口等数据与“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比对,精准确定脱贫人口在津就业情况。


(九)健全劳务协作机制。将脱贫人口作为有组织劳务输出的优先保障对象,与结对地区和劳务输出大省加强劳务协作对接,充分发挥“天津劳务协作网”和劳务协作工作站功能作用,加密岗位归集发布,创新网上招聘、远程面试、直播带岗等招聘方式,做好结对地区少数民族劳动力有组织来津就业服务,鼓励结对地区和劳务输出大省农村劳动力来津就业。


(十)实施优先就业帮扶。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全面落实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优先留用脱贫人口,对失业的优先提供转岗服务,帮助尽快实现再就业。继续落实帮扶车间优惠政策,通过落地龙头企业吸纳、帮扶项目以工代赈、灵活新就业形态拓展等方式,帮助当地脱贫人口就近就业。


(十一)强化重点地区倾斜。全面落实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倾斜支持政策,依托东西部协作机制,持续实施就业帮扶专项行动,密集开展岗位投放和招聘活动,支持建设一批产业项目、就业帮扶车间,支持引入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助力结对地区保持脱贫人口就业规模稳定。支持结对地区深化易地搬迁安置区按比例安排就业机制,鼓励当地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安置区周边以工代赈项目、基层服务管理和公共服务项目安排一定比例的岗位用于吸纳搬迁群众就业。


(十二)加大安置保障力度。支持结对地区统筹用好现有各类乡村公益性岗位,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且有就业意愿、有能力胜任岗位工作的脱贫人口实施安置。充分考虑当地脱贫人口数量、就业困难程度及收入水平、岗位职责内容,科学设定岗位总量,指导结对地区合理确定岗位补贴标准,用人单位按规定 为在岗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或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


四、强化农民工就业服务保障


(十三)精准提供就业服务。允许外来失业农民工在本市常住地、就业地、参保地进行失业登记,同等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基本公共就业服务,落实就业扶持政策,促进尽快实现就业。推进零工市场建设,优化零工服务,加大零工信息归集推介力度,建立“即时快招”服务机制,动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服务。推广“隔屏对话”、“无接触面试”等线下服务新模式,有序组织线下招聘活动,优化“互联网+就业”线上服务,满足农民工求职就业需求。


(十四)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定期发布《市场紧缺职业需求程度及培训补贴标准目录》,鼓励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为有意愿外出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推行新职业新业态培训,鼓励支持获得技能等级证书,推进产训结合,提升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补贴。积极推进乡村建设所需的农业农村本地人才技能培训,为不愿外出农民工提供种养殖等各类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和其它涉农技术培训,提升农业农村产业发展能力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管理能力,帮助稳定收入水平,培养一批农业农村高技能人才和乡村工匠。


(十五)切实维护劳动权益。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用工,保障农民工合法劳动权益。对企业依法解除、终止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督促企业依法支付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持续深化推进根治欠薪,畅通线上线下维权渠道,依法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问题,加大劳动争议处理力度,努力做到案结事了。支持有条件的区在农民工就业集中区域设立维权信息告示牌,明示劳动维权相关信息,依法提供维权服务。


(十六)做好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收集适合大龄农民工的就业岗位、零工信息,在农民工专场招聘活动中持续发布。尊重大龄农民工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需要,指导企业根据农民工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定期开展职业健康体检,不得以年龄为由“一刀切”清退。大龄农民工有就业需求的,可以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享受免费公共就业服务。


内容来源:津云客户端


1543473341119959.png

咨询电话
400-699-7800

咨询邮箱
news@blueseahr.cn

客服质量反馈邮箱
bs-qc@blueseahr.cn